糧農組織最新報告:2030年世界魚類產量比2020年增長12.8% ,中國養殖份額下降1%!
發佈時間:
2021-07-28
來自SeafoodMedia 7月16日消息,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糧農組織)和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經合發組織)的一份新的農業報告稱,2030年世界魚類產量(捕撈和水產養殖)比2020年增長12.8%,達到2.01億噸,增加了3300萬噸,年均增長率爲1.2%。
俄羅斯將成爲捕魚量增長的領頭羊:10年內將達到60萬噸。
報告稱,未來十年漁業的主要貢獻將來自水產養殖業,預計產量將增長23%,到2030年達到1.03億噸,年增長率爲2%,與前十年相比(每年的漲幅在52.7%和4.0%之間)。
經濟增長放緩的原因有很多。報告解釋稱,其中包括飼料成本的增加和由於生產國引入更嚴格的環境標準而導致的生產率增長的下降,以及由於土地競爭而導致的新生產設施的安置問題。
中國在全球水產養殖產量中的份額預計將從2020年的57%下降到2030年的56%。預計其他亞洲各國的養殖海產品產量將大幅增長:印度(24.7%)、印度尼西亞(305%)、越南(20.4%)和泰國(30%)。
全球捕獲的水生生物資源將增長3.6%(每年0.4%),到2030年將達到9700萬噸。這種增長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漁業管理的改善和減少排放和浪費的技術改進推動的。
預計大多數地區的增長率將下降。非洲地區將繼續引領增長10.3%,亞洲的魚類產量將增長2.4%,歐洲爲5.7%。
從國家的角度看,預計在預測期間捕魚量增加最多的國家是俄羅斯聯邦(60萬噸)、越南(50萬噸)、印度尼西亞和印度(各30萬噸),而世界上最大的生產國中國的捕魚量可減少40萬噸。
2020年,俄羅斯捕獲的水生生物資源總量約爲500萬噸。
本文來源:漁業博覽會。
相關新聞資訊

健康高效水產業,放心美味中國魚